小说阅读网 > 桂系少帅最新章节 > 正文 第七十八章即将热闹的包头

第七十八章即将热闹的包头

    归绥县,原名呼和浩特。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为城市、城郭的意思。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庆六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哈剌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记载。1575年,建成呼和浩特城。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并设绥远将军驻城主持军务,将军衙署至今犹存,从门前照壁上的“屏藩朔漠”四个大字,犹可想见当年的赫赫威仪。

    绥远城俗称“新城”,对应的归化城为“旧城”。如果说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则绥远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镇,除绥远将军衙门的文官武将外,驻扎八旗军兵4000余人。绥远城周长九里,呈正方型,东、南、西、北各设城门。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壕。城门上建望楼,城中央有鼓楼,从鼓楼通向四门有四条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向众多小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

    当时,呼和浩特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开办官学、义学,城市繁荣,人称“塞上江南”。清朝诗人王循《归化城》诗云: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京入丰年。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貔尚控弦。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将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改称“归绥县”,作为绥远特别区军政长官都统的驻地。

    作为绥远将军的陆建章正在发愁,因为袁世凯让他给组织一群人员和物资,准备让他们组成一支能够给东北军队提供保障的后勤部队。但是作为刚上任没有多久的绥远将军,陆建章现在也是手头穷得很,当然这是指现在绥远的公库,陆建章的私库里面还是有不少的钱,这些都是从陕北带过来的,如果让他把这些钱花到绥远军队上,那么他肯定是不甘心的,毕竟他做官就是为了能够获得钱财,否则当官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多少用了。

    对于前一段时间蒙古军队从绥远经过的事情他也知道,但是没有足够的部队来抵抗,所以他也只能够放任自由了,虽然他也知道这一次蒙古军队来是为了去山西趁火打劫的,但是最后他还是秉承了明哲保身之路。

    “父亲,这一次皇帝上让我们想办法组织的这批物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来,估计到时候很可能会被问罪。”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说道,他一直跟着他的父亲任职,他现在是绥远第一师的师长,可以说也是一方的大员了,但是他的第一师就连人员都不充足,这让他有些无可奈何,毕竟经费不足他也是知道的,因此他对于府库的情况要比陆建章还要清楚。

    “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呀,我们现在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根本就不能够组织起这些物资来。你有什么好办法?”陆建章向自己身边的儿子问道,作为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也不是一个好人,当初在陕西的时候也没有少祸害人,这一次见到他父亲问计于自己,陆承武感觉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既然我们按照平时的办法不能够凑足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就不防激进一点。”陆承武对他父亲陆建章说道。

    “哦?激进一点?怎么激进呀?”陆建章问道,他知道如果按照平时的速度来说这个任务真的完成不了,到时候如果要撤职他也没有办法,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后路留好,但是如果有别的办法作为转折,那就另当别论了。

    “嗯,父亲大人,在这绥远地区最富的不是别人,而且在这里的交易的那些人,这里的蒙汉交易量很大,如果我们能够提高税收,那么我们需要的这些东西就凑全了,再不行我们就把那些大大客商们请过来借点,这样我们需要的就够了,到时候哪怕是皇上也愿不着我们了。”陆承武说道,他很不喜欢绥远,因为绥远太贫瘠了,和南方相比也太萧条了,如果凭着这一次的功劳能够离开这个地方,那么劫掠一下地方又能够怎么样呢。

    “嗯,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让我先考虑一下”陆建章说道。对于包头陆建章还是有所了解的,在这包头做生意一般都是山西的那几家大商号,不过这几家可都不是好惹的。

    包头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完全是由这批山西商人给顶起来的,可以说这些大商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底蕴可不是自己一个刚刚当上绥远将军的人能够比的上的,而且其中一些人的名声他一来这个地方就听这里的人们讲了。不过他还是找来了一个人问问。

    “老管家,你给我说说这山西商人在我们绥远的事情。”陆建章假装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个老管家是原来绥远将军府的,只不过由于家里在这儿,所以他也没有远行,等到陆建章当上了绥远将军之后,由于以前的管家回老家了,所以就找来了原来的老管家,这个管家可是当初满清任命的绥远将军时候就存在的,陆建章之所以留下了他,就是因为他是老人,虽然平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对于绥远的事情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

    “回老爷的话,既然您想要听听,那我就说一下了。”听到陆建章好奇的声音,老管家自得的说道。

    “要说这晋商在咱们绥远,那是很出名的,而这包头城也是晋商的聚集地,不过说起这包头城,那可要说一句话了,记着老人们都说过,‘先有复盛号,后有包头城’这乔家在大清中期就存在了到现在也有二百年了200多年,这是乔家与其他晋商不一样的地方。乔家发展中有三个起到划时代作用的人:乔贵发、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他们三个在乔家历史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乔贵发,是乔家商业的创始人。他从小没有父母,在舅舅家长大,但他舅妈对他不太好,别人也瞧不起他;因为他说话不是很利索,就是非常老实,很能干活。大概在他青年时期,清乾隆六年(1741年),他去绥远、包头一带做小买卖。刚出去的时候和一位姓秦的徐沟人合伙先开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后来又经营银炉,打造妇女头上戴的头饰,两个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苦心经营,加上待人接物态度好,生意才日见起色,慢慢就起家了。

    当时并没有正式字号,两人觉得应该起个名字,商量以后起名为“广盛公”。这是乔家第一个有名称的商号。乾隆后期,乔、秦两家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以经营油、粮、米、面为主。后又开设了当铺、钱铺,逐渐向外拓展。当时包头就是个农村,是内蒙古游牧地区和中原汉族地区交界的地方。当时包头的商业协会很大,代替了政府的职能。这个地方势力最强的就是乔家,一直垄断着这里的贸易,势力越来越大,买卖越做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后来,复盛公繁衍出许多子公司,最大时有14家,但许多财东抽大烟,逐渐撤走了资金,有人卖,乔家就买下来,到最后,秦家也撤资了,复盛公渐渐成为乔家的独门生意。现在乔家的店面已不复存在,但东河区将修建仿古一条街,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看到了晋商文化的无限商机,开发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贵发山庄。

    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早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据考证,乾隆二年,有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姓、秦姓二人到萨拉齐老官村谋生。他们二人后来迁到包头村,含辛茹苦经营草料、豆芽等产品,赚得一份产业,乾隆二十年,正式开设了广盛公货铺,经营粮食、杂货等。嘉庆二十三年,广盛公买卖因变欠债为盈余,从而把铺名改为复盛公。

    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子全美的次子,也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享年89岁。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

    乔致庸幼年读书很用功,中秀才后,曾雄心勃勃要走举人、进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难违,不久长兄致广夭亡,父亲也相继去世,他便成了乔氏家族中三门的大粱。于是弃懦从商,走上了经商之路。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庞大的复字号商业网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光绪十年,乔致庸创立了汇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氏商业遍及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业务繁荣,财多势旺,成为商业巨贾。

    当时在包头经商的各地商人很多大的商号也很多,如“永合成”、“如月号”、“广恒号”等,但从规模、实力、影响上看,山西乔家还是最大的。

    乔家曾在包头城内开设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有19个店铺,有四五百名伙计,是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号,在包头的发展过程中,乔家作为晋商的代表,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才形成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外还有山西田家。

    道光年间,山西河曲董家庄田开生、田开成兄弟俩人“走西口”之乌拉山,靠做木制农具为生,后移居包头村附近的二道沙河村租田耕种。田开生之子田成仁在王家圪旦给王羊羔做长工时,干活勤快,为人憨厚,于是王羊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田成仁在岳父的帮助下又买了70亩地,办起了油坊,从此以后,便有了田油坊之称。

    田油坊先后在黄草洼、前营子、四道沙河、毛凤章营购买土地1700余亩,每年雇长短工达120余人。在包头,曾开设复顺恒、复顺永、复顺长、复顺久、复顺兴、复顺成、复顺源等油坊。其油坊规模大,有6个大油柜,能存3万斤油。田家有惊人的经营头脑,首创包头第一条步行街川行店。街长400余米,北通草市街,南达前街。建有大小套院6处,东西两旁为商铺22户,摊贩见缝插针经营。院中空地有测命先生,说唱莲花落和杂耍练气功的,欢声笑语入画图,人声嗜杂生意兴。田油坊按月收租,每月就能收白银50两,相当于一个大元宝。回族糕点铺的账本中就记有一次“田油坊取羊烛20斤”。田油坊还在义盛泉巷、官井梁等处置房427间。

    同治年间,山西太谷阳邑村的杨有能“走西口”来到包头。他有五个儿子,其中最能干的是五子杨生茂。光绪五年,杨生茂就租下包头巴氏家族海宝的祖遗地厂汉脑包村南地,花了3000 文的过约钱。清末民初,杨家先后设“十大双”,即绒毛店双发公,驼庄双盛亿,旅蒙行双盛和、双盛恒、双盛祥、双盛裕、双盛成,珠宝店双顺祥,靴铺双盛德,茶庄双盛茂。清末,山西闻喜县人裴德宏来包头镇入了旅蒙行。裴德宏有四个儿子,名为裴荣、裴华、裴富、裴贵。裴华学徒后有了积蓄,自己创办旅蒙行忠厚和,主要走外蒙古、突蛇公等地。

    裴家发财后,在包头城内王国秀巷、彭贵人巷、吕祖庙街、牛桥街等处购房产约300余间,在甲浪湾购地200亩,万水泉设了养畜场,并在张家口设庄口,每年收房租约5000两白银。道光二年,旅蒙行复义兴开业。复义兴持50两白银领取的“龙票”到蒙旗,用茶、布、水烟、糖等换回牛、马、骆驼、羊。咸丰年间,山西代县上曲村人梁大汉16岁随父亲梁茂来到包头,梁大汉进入复义兴学徒。旅蒙行每年一二月收购小皮子,四五月收购抓羊绒,五六月收购驼羊毛,七八月收购牛、马,九十月收购羊、驼等。由于梁大汉勤学能干,先后在复义兴做司账、总管、经理。同治年间,复义兴达到鼎盛期,店内有店员12O余人,梁大汉还出任包头“大行”,总领。包头修城垣时,梁大汉任总管。梁大汉在东门大街有铺院、碾房、仓库、牲畜圈等。光绪年间,包头商家账簿皆有与复义兴往来的账目。

    光绪年间,山西定襄待阳村人牛邦良13岁千里挑着菜籽担“走西口”来到包头镇。先在皮毛店明远堂学徒,后为跑街的。几年后,牛邦良出号做皮毛行牙纪。光绪十九年,山西忻州人邢保恒、张世英、丁锡珍合资5850两白银,在包头开设广恒西,聘用牛邦良为经理。牛邦良经营有方,广恒西头三年结账就获利5万两白银。后又开设粮油店广恒懋、钱庄广恒源。民国初年,广恒西有资本1万两白银,店员100余人,买下涌泉巷40亩地,修建了店铺、客房、伙房、库房等。广恒西输出的皮毛,占包头输出总量的一半以上。

    牛邦良千仞深源,经营有道。店内管理严格,每天晚饭前“过大堂”,即业务人员汇报当天行情、成交情况。牛邦良还每天亲自在店内巡夜。广恒西服务周到,讲究诚信。光绪年间,山西代县人李成果到包头住河路店三元合学徒。民国初年,李成投资3000两白银创办河路店复新和,让其弟李彦为经理,将资本中1000两白银借李彦顶股本。河路店主要是将五原、临河、陕坝等处粮食通过黄河运往包头,同时还经营宁夏吉兰泰食盐,伊克昭盟天然碱,固阳的粮食,河北行唐、灵寿的土布,河南清化的水烟等。杂货主要哄给旅蒙商。复新和不到10年,铺产达10万两白银。复新和有严格的铺规,每天晚饭后跑街的要汇报一天的生意,一切往来信件都要重抄留底。店员不得拿店里的一针一线。当家人常用“无喜包不开店”、“卖下丢帐柜不赔”来告诫店员。这些人物可都在包头一带盛传。”

    听到这里陆建章也听说过其中的厉害,这些人虽然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另外乔致庸可是一个厉害人物,忽然他想起来以前他也曾经听说过乔致庸的一点事情,当初乔致庸的名声可是响遍天下,光绪年间,当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便与乔家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结成密切关系,他所需军费,多由乔家票号存取汇兑,有时军费急缺时则向乔家票号借支透支。当西北安定下来,朝廷调左氏回京任军机大臣时,路上费用均由乔家票号经管。恰好乔家所在地山西祁县位于川陕往京城官道,所以左宗棠在途经祁县时,便特地拜访乔致庸财东。当左宗棠来到乔宅见到乔致庸时,直称:“亮大哥,久仰了”,而且在乔宅叙话时,左宗棠一再表示,在西北有所作为,均仰仗亮大哥票号支持,云云。乔致庸还趁机请左宗棠为大门前百寿图题一副对联。左宗棠即兴挥笔,后来当北洋大臣李鸿章组建北洋舰队时,闻晋商富甲天下,便伸手到山西商人中募捐,乔致庸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便认捐银10万两。

    更甚者当初慈禧欠了乔家一笔军费,乔致庸敢去紫禁城要这笔银子,陆建章想想都觉得慎得慌,当初自己可是见过慈禧老佛爷的,只不过当时是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而乔家竟然敢这么大胆的去要这笔钱,如果说没有底气行吗?会不会乔家和袁世凯有关系,想到这里陆建章的心里更加的不踏实了,毕竟自己如果得罪了袁世凯最多是丢官,但是得罪了这群土财主们会怎么样,陆建章有些不安稳了。不过老管家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个神情反而接着说道。

    “乔家在包头有11处生意,而且当时包头是新建,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交的地方,除了马,很多东西都很缺乏。乔家利用包头为基地,将商业触角发展到蒙古地区,当时左宗棠西征,乔家出了好几百万两银子。”听到这句话,陆建章想这笔银子估计就是当初慈禧太后欠的那笔军费。

    “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到山西。8月,乔家大德通掌柜高钰接到一封密信,写信人是当年跟随慈禧、光绪西行的内阁学士桂春。这可是大人物,桂春在信中写道:‘銮舆定于初八日启程,路至祁县,特此奉闻,拟到时趋叩不尽。’接到信后,高钰立即把乔家大德通大加装饰一番,作为慈禧、光绪的临时行宫。慈禧太后逃到山西后缺钱,山西官员在太原召集山西各商号商量‘借钱’,要大家体谅朝廷苦衷,大家谁都不敢答应。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的一个跑街的贾继英却当场答应,同意借给朝廷银10万两。他虽然是个跑街的,但自作主张的权力很大。当时太后很高兴。贾继英会去跟大掌柜阎维藩说,这个人物在电视剧里也有。阎维藩问你为什么答应?贾继英说,国家要是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要是国家还在,钱还能要回来。阎大掌柜就夸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也出不了个贾继英’慈禧太后此后给山西商人的人情,一笔是由各省督府解缴中央的款项,全部由山西票号来经营;另一笔是将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约10亿两白银交由山西票号来经营。因此乔家才彻底的发了。我们家老爷在当绥远督军的时候虽然也曾想过要去拜访一下乔家,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去成。”

    想到这里陆建章的心里再次有了波澜,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家,毕竟乔家的人脉在当年就达到了那种程度,现在还不一定到达什么程度呢,看来这一次还是不能够动这个包头城了。于是陆建章赶紧让人把陆承武找来。

    “父亲,找我什么事呀?”陆承武一进屋就向坐在椅子上的陆建章问道,他现在正在准备部队和马匹呢,虽然说这一次去包头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作为一个师长,他必须要让人们知道他懂军事。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和那些纨绔们不一样。

    “我找你来是想告诉你,我们这一次就不要想包头动手了。”陆建章说道,自从他被张云山从陕北赶出来之后,他就没有以前那种随心所欲了,变得开始小心翼翼了,毕竟上一次让人从陕西赶出来,让他知道自己的命又开始被别人给捏住了,于是他的行动再次小心翼翼起来。

    “为什么呀?我们这次除了这个办法,根本就没有办法凑足这么多的东西,到那个时候估计就是皇上那我们开到的时候了。”陆承武说道,他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

    “我听说这些山西商人们都有很深的背景。”陆建章说道,他对山西商人的财富也垂涎欲滴,但是如果要让他冒风险,那他宁可不做。

    “这有什么呀,您想虽然他们这些人有背景,但是皇上可不是傻子,我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皇上,毕竟如果皇上倒了,那么再深的背景有什么用呀?估计这一次我们这样做了,皇上不仅不处置我们,反而还会更加的信任我们父子,毕竟我们为了皇上可是连名声都不要了。”陆承武说道,他和袁克定相识,只不过由于后来一直跟着父亲,所以和袁克定相聚的时间就少了,后来还是袁克定派人找上他让他务必把那些西南军队给消灭掉,他才会提醒自己的父亲这样做的。

    “嗯,也是这个理儿,既然这样,你马上让人准备马匹,我们今夜就动手,但是这一次恐怕就要靠你了,我现在不太适合离开这里。”陆建章对陆承武说道,他并不是一定不能够离开这里,他这样做是表明了对自己的儿子放心。

    “好了父亲,你就放心吧,这件事情绝对错不了。”陆承武说道。

    就在陆氏父子商量着怎么从山西商人那里捞钱的时候,这边另一对陆氏父子的手下已经进入了绥远。

    “终于到了绥远,我都对这里的地形感到懵了,不过这下子好了我们的物资运输只要能够跟的上,我想没有军队是我们的对手了。”护**第一军军长沈鸿英看着北方平坦的地方说道,对于他来说当这个第一军军长是一个意外,本来他的职务并不是特别的凸显,毕竟在西南军内部有着那么多的人才,但是最后陆荣廷竟然让他当了这个第一军军长,,这让他感到意外。

    沈鸿英,字冠南。做绿林受招安之前名沈亚英。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生于广东恩平,因土客械斗,其祖先迁居广西雒容县城,经营小商贩为生。沈鸿英生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幼年家贫,读私塾2年,父母早死,沈鸿英随兄鸿辉以肩挑小贩为生,来往于东泉、洛埠、柳城等处。韩彩凤之父在洛埠开食杂店,沈鸿英曾在韩店为店员。其后,沈鸿英到柳城县沙塘陈家和罗城县龙岸李德山家佣工。沈鸿英与一些绿林人物交游。1900年前后数年,广西游勇大起义。清政府先后调7个省的军队到广西围攻游勇,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秩序很乱,土匪蜂起。沈鸿英21岁左右,参加匪帮,在柳城、洛埠、罗城—带作案抢劫。1904年陆亚发农民起义军在中渡、柳城、罗城一带被清军围攻,沈鸿英匪帮避免被清军围攻,窜到象县、修仁、荔浦、钟山、贺县一带行劫。沈鸿英身体强壮,性狡黠,行动骠悍,被推为匪帮头目。1906年,有一次沈鸿英侦知钟山县署派员解送一批饷银赴平乐,便纠集匪帮数人及其长子沈荣光在平钟交界处劫得这批饷银,逃去姑婆山,购买枪支,扩大匪帮近百人。钟山、富川、贺县、平乐等县署悬赏缉拿沈匪。沈鸿英异常机警,自从做土匪以来,没有—晚仅在一处睡眠,流窜不定,因此,清官府始终未抓住。1908年,清官府派重军围攻姑婆山,沈鸿英率匪众又窜回柳城一带行劫。1909年,柳城县长塘区团总何正文将住在沙塘沈兄鸿辉抓去县署关押,县官要鸿辉交出鸿英,酷刑拷打鸿辉至死。沈匪闻讯,对何正文恨如刺骨。有一天长塘圩日,沈率匪帮数十人冲入长塘团局,抓住何正文毒打至死,又分派帮众将何正文全家老小十余口全部杀死。沈匪向赶圩群众宣布:“我这次来长塘是报兄仇,不是来打生意。”宣布后,即向四十八崋窜去。在雒容沙塘等处沈匪之弟兄叔侄,凡有气力的,全部参加匪帮,随沈匪窜去。

    1911年桂林起义,陆荣廷宣布广西**,为了奔一个好前程,沈鸿英带领李天民、韩彩凤、何才杰、沈荣光率领100余人枪出来。陆荣廷委沈鸿英为管带,李天民为帮带,韩彩凤、何才杰为队长。后来陆裕光剿匪的时候,沈鸿英借助自己以前对绿林的了解,在剿匪过程中立了大功,最后被陆裕光派遣到陆军学院学习了一年,后来当上了团长、师长、军长。

    当初陆裕光之所以会任命沈鸿英完全是因为沈鸿英对于山地作战有天赋,而后在其他的几场战斗中,陆裕光觉得沈鸿英的确是一个人才,之前虽然他知道沈鸿英是一个历史名人,但是他对这个沈鸿英并不了解,但是这一次他对这个沈鸿英是真的有所了解了,所以慢慢的沈鸿英当上了第一军军长。至于说历史上沈鸿英对陆荣廷的反叛,陆裕光并不担心,如果这样一个人自己都驾驭不了,那么以后遇到历史名人了自己该怎么办呢。

    “军长,总司令这一次可是我们小心东北方面的部队,另外第二军军长韩林也发过来电报让我们注意一下刚刚从山西境内跑到绥远的哲布丹尊巴八世,哲布丹尊巴八世带领着大约有二三百人逃了出来。”沈鸿英的副官,他的儿子沈荣光。在军队里面除了私下的场合,一般来说都必须称呼军职,这也是陆裕光的规定,而沈荣光当这个副官也是经过陆裕光批准的,毕竟父子两个人在一个军队里面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而陆裕光让沈荣光在第一军任职就是要看看他们父子两个现在的性格怎么样,如果他们有了什么不该有多的想法,那么陆裕光就把他们给除掉。

    “看来这一次我们要搂草打兔子了,将他们一窝烩了。对了现在绥远的将军是陆建章,这个人听说打仗并不怎么样,你马上去通知后面的第五军,让他们把归绥城给拿下来,我们去吧包头城给拿下来,这可是一块肥肉呀,如果让东北人抢了先,那可就不得了了。”沈鸿英说道,对于绥远这边的情况沈鸿英也略有了解。

    “是”沈荣光立正敬了一个礼之后,就跑出去了。

    -

    山西和绥远的边界边上的一个小山坳里,蒙古活佛哲布丹尊巴八世和俄国人安德夫斯基正在说话。

    “累死我了,想不到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看来可能是我和上帝的使者走的太近了,连长生天都放弃我了。”哲布丹尊巴说道,他对这一次的行动十分的懊恼,可以说这一次把他和北洋政府对抗的本钱给输没了,原本打算依靠着这一次得到的金钱,能够将蒙古军队的装备更换,将军队的人员增加,但是没有想到这一次不仅仅没有得到钱,他们还赔了一大笔,那些马可都是钱买的呀。

    “活佛不要太着急,只要我们这一次逃过去了,那么我们俄罗斯帝国的沙皇陛下是不会不管的,到时候得到了沙皇陛下的支持,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枪和资金去组建更多的部队,而且还会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让他承认蒙古是一个**的国家。”安德夫斯基说道,他知道哲布丹尊巴八世对他有怨言,毕竟当初是他提议去的,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他们会变的这么惨,不过当想到当初哲布丹尊巴八世贪婪的样子的时候,安德夫斯基有感觉自己是冤枉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先把他给安慰下来再说,毕竟现在的情况比较危急。如果出现错了那么到时候就连他也走不了,他可是想着等回到莫斯科喝着美味的伏特加酒,看着美丽的大白美人。想到这里他刚才的那一点怨言都没有了,他要想回到莫斯科就只有让**立,这是他的任务,所以当他再次看到哲布丹尊巴八世的时候,在他的眼里哲布丹尊巴八世已经不是一个蒙古人了,而是一瓶伏特加酒一个大白美人。

    “也只有如此了,我们先去包头吧,这哪里补充一下,赶紧回去。”哲布丹尊巴八世叹了一口气说道,虽然他的心底对安德夫斯基有着怨恨,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得罪这个人呢,还要等着这个人去向俄国要枪要钱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桂系少帅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桂系少帅:http://m.feishuwx.net/gxss/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穿成暴君的早死小青梅后,全家火葬场了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桂系少帅最新章节第八章国内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