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 > 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二十九章 决胜(4)

“叫我来猜猜看吧!”

 

     面对张煌言,朱慈恨的神色也是变的十分郑重。他对自已的部下是十分了解,并且十分信任的。

 

     能叫张煌言这样惺惺作态的事,绝不是战场上的得失。

 

     “我想……”

 

     朱慈恨以指叩桌,沉吟着道:“大约是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  

 

     “是的!”

 

     张煌言用敬服的眼神看向自己的主君,不过脸上仍然是十分凝重的神情:“东虏睿王颁布剃发令,谕军民人等一律剃发,凡有违者,大辟!”

 

     “呵呵,真是蠢才。”

 

     其实现在的“大清”还真是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战略态式,当然,除了山东一部的惨重损失外,它在别的战彻是占有绝定性的优势。

 

     试想一下,李自成是灭亡了明朝的人,对此人,明军毫无办法,明朝官员选择了合作投降,皇帝都差点死在北京城中,这样的一个强敌,在一片石被突如其来的清军杀的惨败,六万多老营主力前前后后逃出来一万多,其余五万将士伏尸数十里,全成了岛鸦和野狗的吃食。  

 

     此役过后,在河北清军屡败顺军主力,连续大胜,然后在晋北山西也是如此,顺军几无还手之力。

 

     最近的一大战役就是怀庆之役,多锋率领的入旗兵一至,十万顺军立刻土崩瓦解,根本就不是对手。

 

     顺军如此不经打,再想想明军连顺军也打不过,而南明上下离心的情形,洪承畴更是打了保票,只要清军兵锋一至,无有能抗者。

 

     这样的顺境之下,多尔衮原本就是有剃发的念头,后来不得不取消,但这位睿亲王的性格岂是容专转变的?

 

     说好听点是坚刚不可夺志,说难听点,就是榆木疙瘩,根本不知道变通,也不知道什么是时势剧转。

 

     剃发在关外是区分敌我的标志,在关内,正要混元一宇,却要一个过亿人的庞大民族屈已从人,在没有激烈反抗的前提下激起反抗,至愚者不过如此。

 

     而剃发在真实历史上虽然被执行下来了,但代价是二十年的战乱和数千万人的死伤,同时还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清朝是记录上秘密组织起义最多的王朝,包括北方的白莲教和南方的天地会。从清初到太平天国,都有这些秘密组织参与其中的身影。

 

     包括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所谓的太平盛世,就从来不曾真正太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耻下作的谎言!

 

     “固然是愚不可及,会使奴上下离心,但在短期之内,臣以为,会有不少军民百姓遭其毒手的。”

 

     “你能想到这一点,我十分欣慰!”

 

     朱慈恨用十分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这个十分得力的助手。能在史册上留下大名的,除了少数是浪得虚名的废物之外,多半还是有其杰出之处。

 

     别的不说,就是那位“水太凉”的牧斋先生,论起诗才文章还有仪表风度,当今大臣中,能比的上的,还真是寥寥无已。

 

     朝廷就算是留块招牌,也得把牧斋先生给留下来。

 

     张煌言却绝不是一块招牌,从平时的问对来看,这个秘书局正笔下来得是不消说了,办事的能力也是十分强悍,所有事情交办下去,一定最快时间办的滴水不漏,有这么一个好助手在身边,朱慈恨自是十分满意。

 

     不过,他的夸奖并没有叫张煌言为之开颜,这个秘书局正仍然是在为北方广大的百姓感到痛心和痛苦。

 

     现在清军还是占领着全部的山西,全部的北直隶地区和河南半境,这么多的地方,人P数千万人,城市数百个,可想而知,随着剃发令一下,北方百姓的前途究竟如何,不问可知。

 

     “那好,你替我拟定命令吧。着太保孙传庭不必再追击逃敌,于山东至北直境内多派兵马巡逻,护卫南逃百姓,多打穿一些通道,方便百姓南逃。河南那边也是如此,着王源不必再扩大战果,而是以护卫百姓为主吧。”

 

     剃发令一下!北方百姓要么屈服,要么就是反抗,当然,不论是屈服还是反抗都是事物最极端的两头,相信有很多人,哪怕是普通的升斗小民,第一的选择肯定是南逃。

 

     如果是明朝些对已经放弃了山东和河南全境,想来南逃的人也不会太多,距江淮一带实在是太远,逃脆无路。

 

     而现在明军兵锋已经可以在三五天内急速突进到天津和北京,距离清军控制的地域是犬牙交错,十分复杂,这种情形下剃发令,山东那边肯定会有大量的北直隶士伸和百姓出逃。

 

     河南这边,想来汉人也不会少。

 

     放弃现在有利的战略态式,转而把主要精力用在接纳逃民上,张煌言神色十分激动,便是一直默不出声的张家玉原本白暂的面色瞬间变的潮红一片。

 

     这两个人,在品格上朱慈恨是深知的,爱国爱民的儒之大者,虽然功名不显,诗才文名什么的比起江南才子们差的老远,但论起对国事的忠贞和奉献,那些东林文人们拍马也追不上。

 

     此时两个后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却是拜剧在朱慈恨的脚下,毕恭毕敬,毫无保留。

 

     “臣要为北方千万百姓,谢过殿下的恩德。”

 

     “臣亦替北方万民谢。”

 

     朱慈恨哈哈大笑,一手一个,把这两个文臣拉起,笑道:“你们替谁谢?真是昏了头,我是皇太子呀,将来的天下之主,万民之主!”

 

     说完这话,两个姓张的秘书反而是面面相觑,半响之后,才是由张家玉道:“殿下,拒回南京,檀自请婚,这两件事,皇上心中必有芥蒂。”

 

     朱慈恨摇头道:“我与父皇是生死相托,父皇不会负我,我亦不会负父皇,这两件事不过是小事。召我回南,一则是皇太子久掌兵并非国家之福,父皇还是想用元勋宿将,二来,他可能是自尊心在作祟吧,被人一拱,还是想自己亲自当家主持全局,北方战事,更是牵动他的心思。召我回京,大致就是如此,我想,没有什么大碍。

 

     “虽然如此,”张家玉很谨慎的道:“皇上现在随清江之策,明年至夏赋之后,朝廷最少有数千万两的积储,皇上即位以来,从未有这么多银子可再,银钱在手,南京已经在重建禁军,大肆招兵,同时重建营制,约束诸将,皇上事事顺手,恐怕不会有以前的那种耐心。父子之间虽然情深,但,臣恐怕日久会生变。”

 

     其实朱慈恨自已心中也是十分明白,要说感情,朱慈恨和崇祯是在生死之间互相信任出来的父子之情,不合轻易变动。

 

     但矛盾和冲突就在于权力的争夺上。

 

     局势变好了,人心稳固了,崇祯当然知道这全是朱慈恨的功劳。按说他应该自认能力不是自己的儿子,老实在深宫养老得了。

 

     但他毕竟才三十四岁,而且从十七岁后一直是威福自用,是一个掌握着完全的权力,操持着天下十七年的君王!

 

     他的刚愎和白负,其实从来就深藏于心底,一直没有完全的离开过。

 

     局面最坏时,他知道自己负有责任,能以残留的威望稳住南京局势,由着朱慈恨到江淮扬徐一带去施展拳脚,去稳定南京的北方。

 

     崇祯虽然不是战略家,不过守江必守淮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但现在大局全变了,南京城中军民大臣心思稳定,竭诚效力,军务处和侍卫制度等诸多新制施行无碍,地方上盐政厘金施行极顺,再加上各地裁撤冗兵,重建营制施行的很顺……当然,这是因为有钱的原因,崇祯为政十七年,召见大臣小臣,无一日不在问练兵,问足饷,现在足饷了,他当然也知道怎么练兵。

 

     平虏军这样超时代的军队是练不出来的,但普遍编制成辽镇或当年大同蓟镇等九边营兵那样的军队,应该是有一些把握。

 

     此李自成被清军追击,左良玉被一再敲打后老实的多,徐州淮安经过这半年多的整治已经十分稳固,刘泽清被杀,高杰被收服,地方军头们老实听话,财力物力充知……这样的情形下,朱慈恨的个人武勇就没有太大意义,而把太子长期放在外头,说不放心剧没有太多不放心,太子要是有异志,当日就不会回宫救他这个父皇,但放久了,臣工们会说怪话,而崇祯最为在意的,就是后世史书止他的名声!

 

     什么都靠儿子的窝囊废?

 

     一想到这个评价,怕是崇祯宁愿死在北京算了,最少还落个君王死社稷的响亮名声。

 

     这种想法,朱慈恨敢确实崇祯一定有,而且还很强烈。这是一个在乎名声比性命要高的多的帝王啊……

 

     “唉,此事我再想想,年前总归要挤出时间来回南京一次,到时候,再说吧!”

 

     结束了这个不大开心的话题,朱慈恨也是转身北向,沙盘地图上,到处都是代表三方势力的箭头,李自成已经率主力北上,已经在和阿济格做殊死的博斗,多怿居于怀庆之间,究竟会将兵锋指向何处?

 

     他心中明白,收官在即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回到明朝当太子:http://m.feishuwx.net/hdmcdtz/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穿成幻蝶后,我苟成了斗罗团宠 万古神帝 风流秘史 九叔: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宠爱古代老公(穿越) 香江:王者崛起 难哄!强撩!豪门前夫总想对我图谋不轨! 真千金归来不装了,她就是马甲大佬 我家隔壁有糙汉 无妄生欢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决胜(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