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上(1)

第二卷南方第一百六十三章淮上(1)

 

     就在其后数日,史可法每天深夜不眠,挖空心思白了头也想不明白的时候。

 

     淮安清江浦附近,却是热火朝天!

 

     这里有绵延不绝的户部和工部仓库,储藏的粮米已经由大元帅府下的军需司派员清查,就是现在大元帅府下文职官员也是严重不足,但为了一些朱慈烺自己才知道的原因,他的大元帅府已经不打算再用江南士绅了。  

 

     好在淮上有大量的北地流民,从中挑出一些秀才生员来,一边干活,一边再加以培训,怕是就足当大用。

 

     就在这些库仓的中心,一座如同城池般的巨大兵营,正在拼了命的赶着工期。

 

     招来的夫子足有过万人,这边已经修筑好了房舍,那边临河的地方还在打桩修筑着码头,工头拼了命的叫:“下水的敢不敢?能憋住气不能?好小子,看你就壮实懂水xìng,一天吃饭四顿管饱,再加五百个铜钱,干不干?”

 

     这边是叫下水打桩的水鬼,那边却是要能扛活的汉子:“做过活没有?扛三包一个筹,三筹就换一串小钱,一天下来,去掉饭食钱,两千大钱落袋。现在钱贵银贱,也就是这几天了能这么好赚,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叫喊声是此起彼伏,高低不停,方圆十里的靠近原本清江河岸码头和库藏的地方,已经成了一个大型的工地,种种军用和民生的设施,都是在撒下钱去赶工,甚至连原本有几段狭窄的河道,也是派下人手去,赶着工期施工浚通。

 

     招用这么多人手,原本就很繁华的清江浦就更是繁盛热闹了。

 

     原本就有十万以上的居民,现在更是多了好几万的夫子,小商小贩更是数不清,沿河一走,山东的包子大葱煎饼沿河飘香,陕西过来的肉夹馍、江南一带的馄饨挑子,还有清江一带本地的土产小吃,光是这些,就是一眼看不到边。

 

     光是各省的口音叫卖声响,就已经是一道十分起眼的风景了!

 

     人一多,乱子也就多起来。江湖朋友也是哪热闹往哪儿赶,现在又是乱世光景,不知道多少良民百姓,被逼为匪为盗。

 

     有股子力量又没有家业拖累的,要么就是上山当了杆子,要么就当了流贼,实在是一等无用的,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淮安清江这里一下子变的如此热闹,各地来的外人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金、皮、彩、挂”的江湖朋友,也实在是多了起来。

 

     人群之中,也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现在京师一带是没有人敢去,情形不明,不能拎着脑袋赚这个钱,不过清江这里是南北通衢,往河南、山东一带,仍然是有不少商人前往。毕竟虽然也乱,但没有大军过往,一府一州的过境,打听清楚了,运货过去,一翻手的利就比以前多出不少来。

 

     有几个无锡商人,便是做的这等生意。打常州一带收得丝货和布匹,船运了北上,然后打山东再带回当地土物,一来一回,两船货换半船银子是稳当的。

 

     越是乱世,赚这等货运的钱,就越是容易。

 

     若是以往,他们赚这等钱也就是一点儿辛苦小钱。大买卖在山东是在各王府和都督指挥手里头是大头,地方官再一分润,所得就有限了。

 

     在江南,则是大士绅们一直把持着,或收或回,向来都是各州县有名的士绅们联手施为,包括货物价格,船运成本,都是由大士绅们彼此商量了来做,中小商人,也就是从人家嘴里吃剩下来的找补一点儿,养家活口罢了。

 

     现今的情形却不大相同,江北一带,打从镇江到扬州一线,几个渡口全部都派了驻防官兵把守,小队子的官兵严防死守,骑兵四下巡逻,江上还有军队官船……把守的如此严密,一则是要盘查来往行人,看看有没有流贼或东虏的jian细,二来,就是要抽分抽厘!

 

     就是按货物的多少,价值,还有整个商队的规模来抽,一石米抽一百文,一匹布抽两百文,或是按货物总价,一百抽五,童叟无欺。

 

     小商队货物不多,过一个卡子也得抽上几两银子,要是士绅们的大型船队,动辄几十条船一起北上的,这一抽当然是了不得。

 

     正因如此,最近南北贸易大宗的交易就算暂且断绝了,听说江南官绅,正在朝中活动,一定要皇太子取消这劝捐局抽厘的做法,不然的话,可能jī出民变来。

 

     淮上这边,却也是丝毫不让。

 

     设卡劝捐,小民百姓就不抽了,土地收成也不抽,就是抽过往商队,取其薄利以助军需国用……道理是说的山响,谁能把这个理给驳回去?

 

     江南再闹,这边也是一个不理,6上河上,反正卡子把守森严,爱来不来!

 

     大船队不来,南货北运,也是利润暴涨,这一伙小商人,就是算准了这一点,几家合伙,运了一些苏州的丝,松江的布等土物货物,装了五六艘船,过卡的时候,一五一十算了个清楚,四千两的本金,抽分劝厘正好二百两整!

 

     “瞧瞧,瞧瞧。”一个身形清瘦的商人举着厘金捐输的单子,看着大元帅府军需司厘金劝捐局的大印,向着同行诸人,啧啧感慨道:“列位,就这么一张宣纸单子,生生刮了咱二百两去……凭什么?找谁说这个理去!”

 

     “林家小哥,你可得小心,”一个中年商人瞧着就是一脸老成,见同伴这张狂模样,十分看不过眼,他的手中也是拿着一个铜烟锅袋,正含在嘴上,冒着袅袅青烟……这在江南江北一带,也是十分罕见。

 

     看不过眼,这会子只得把烟袋拿下来,劝道:“好生收好了,这玩意又没有姓名什么的,丢了就是丢了银子!我等将本逐利,提着脑袋到泰安府回来,能赚个千把两银子,已经去掉了二百……这还得托福没有大商家北上,货物涨价的原故。你再把这劝捐的纸一丢,只好再少赚二百,辛辛苦苦,何苦来!”

 

     “我不也是心疼么。”

 

     姓林的青年商人如何不知道这个理儿?只是心里一时不愤,这才故意在大庭广众间嚷嚷开来。

 

     这会子勉强听从,将那劝厘完捐的纸往袖中一塞,吭哧道:“这钱给的,真是肉疼。从来没听说过,走路过桥还要给钱?皇太子又不是杆子……”

 

     “唉,唉!”

 

     同行这小商人这么不稳重老成,其余几个都是摇头,银子都给了,人家又没到你家抢去,事先就设好的卡,规矩也定的妥妥的,按货物行李总价劝捐,百中抽五,完捐一卡,其余的卡子凭照过卡,不再复抽。

 

     江南商人,都是精明干练,十分善于算小账的。这一次劝捐,规模越小的小商人,越是讨巧。怀中几十两货物的,也就是抽分几钱银子,在哪儿也不拘把这银子赚回来了。大商人把持行业,特别是现在新米就要下市,不知道有多少大商家凑起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银两,趁着你要完粮交税,需要用银子,就特别把价压低,等税一收完,百姓把粮低价卖了,再又把粮价涨回来。

 

     现在南方虽然种不少经济作物,粮食越来越少,但总归是比北方强一百倍。现在收粮,坐地起利,将来想法运到北方,一倒手,那就是几倍的生!

 

     粮食是这样,生丝、盐、布匹,大抵这一类民生必须的货物,多是如此。

 

     这些官绅大商人,彼此勾结,和官府关系密切,甚至很多原本就是官府中人,所以在江南几乎是牵一而动全身,这些人的货物,动辄就是一条船队,抽他们的厘,才叫大快人心!

 

     现在掐着6路水道,就是要抽这些大老爷的捐,彼此对上了,他们这些小商人才将本逐利,冒着风险北上,把南货运上去。

 

     说千把两还是少说了,这种情形,又是这个时候儿,货上去了,对半的毛利都有可能。

 

     这姓林的小子说没天理,大伙儿也就是从鼻孔里笑笑就罢了……赚这么多钱,现在国家用兵的时候,当商人的又没土地不纳粮,再一文钱不缴,那才是没天理。

 

     这个道理,众人以前心里一直是mímí糊糊的,没有细想过。适才在关卡抽捐的时候,守关的大元帅府军需官就已经明说了,所以道理清楚明白,其实是无甚可说了。

 

     姓林的小子嚷嚷一会儿,见众人只是抽烟不理他,于是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坐定了。他粗枝大叶,十分毛躁,收东西也不曾看看是不是妥帖,被他这么一闹,众人心也乱了,倒不曾看看,四周有没有碍眼人物。

 

     有几个神sè鬼祟的短打装扮的汉子已经凑了上来,有人却故意向抽烟的那个中年商人笑问道:“这位大爷,这嘴里冒烟的是啥稀罕物?瞧着还真怕人。”

 

     “哦,”出门在外,最忌得罪人,人家一问,那商人就很客气的点点头,微笑道:“这是烟草,也不知道是打哪儿传来的?家中老父在二十几年前跑过一次倭国,这烟草种子还是打带回来的。种了抽它,先前是呛嘴,现在越抽越有劲,提神。”

 

     “是提神呢,呛的人半夜都睡不好。”姓林的小商人实在是第一次出门,家里惯出来的毛病委实不小,这会子又是忍不住插嘴,抱怨烟草味道太呛了。Roa。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回到明朝当太子:http://m.feishuwx.net/hdmcdtz/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穿成幻蝶后,我苟成了斗罗团宠 万古神帝 风流秘史 九叔: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宠爱古代老公(穿越) 香江:王者崛起 难哄!强撩!豪门前夫总想对我图谋不轨! 真千金归来不装了,她就是马甲大佬 我家隔壁有糙汉 无妄生欢
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决胜(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