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日常(十二):

    当第一名的名字公布后,周宁兴冲冲来到东宫,朝周弈得意道:“我就说小温然会得第一,偏你还不信。&34;

    周弈视线从卷纸上移开,看向周宁道:“皇姐,父皇今日说,小侯爷已经在回京的途中。”

    一向张扬惯了的周宁面上闪过一瞬的不自在道:&34;回来便回来,我还怕他?&34;

    “我在同你说小温然的事,你提他做什么。&34;周宁道,“我可告诉你,温然是很好的姑娘,你以后可不能学皇爷爷那样。&34;

    如果周弈最终变成先帝那般,周宁宁可他半途傻掉,变成文王叔那样。周弈承诺道:&34;不会。&34;

    周宁勉强信了道:“那皇姐先回宫了。”背影透着一瞬的仓惶。秦远居然就要回来了?!!

    六

    对于温家庶出的五姑娘最终成为太子妃的人选,要说外面没有议论那是假的。

    有那心有不甘的人家,更是大胆猜测温家五姑娘能夺得第一,肯定有当初进宫当长乐公主伴读的缘故。

    不过也有人道,那可不一定,当初的伴读人选可不止温家五姑娘一人,孟家和陈家的也参选,却

    分别在第一、二场考试被刷下。

    这两家的姑娘才貌家世也不差,还是家中嫡女,若其中真有些什么,从这两位中选,不是会更少些议论和猜测。

    对于众人的不甘和猜疑,宫中给的回应很简单,直接将准太子妃的答卷抄录数十份,分别与各家参选者的答卷放在一起。

    各家依次领回,自行对比。

    皇帝也是个促狭的,抄录准太子妃答卷的官员们家中基本都有参选者,就算本家没有,亲戚家也会有。

    如此以来,议论声瞬间降下许多。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帝下一步会做什么,这已经够丢脸的了。温家。

    温父在外听到那些流言后,回来与沈氏商量:&34;不若将小五记在你名下?这样说出去,小五也是嫡出了。&34;

    一国太子妃是庶出,说出去,的确不太好听。

    /≈gt;

    &34;况且。&34;沈氏又道,&34;这样无论是对小五还是温家,都会有一定不好的影响。&34;

    才当上太子妃就迫不及待改写自己的出身,哪怕此事并不是温然所提,外界的嘲讽也并不会因此减少。

    沈氏知晓温父担忧什么,她道:&34;放心,我比郎君更了解常氏的性子。&34;

    温父干笑了一声:“既然夫人心中有数,我也就不多说了,那就一切看皇家的态度。”他确实怕再出一个‘白姨娘’。

    对于温父来说,想要仕途顺通,‘家和’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而温家能有如今的顺遂,离不开沈氏的辛劳。

    是以温父打心底里尊重沈氏。

    然而常姨娘是一个比桂姨娘还懂知足的人。

    得知小女儿当选未来太子妃后,她更多的是高兴女儿得了第一,这一点,温然和她一样。就像是多年努力终于得到了最殷实的回馈。

    一国太子大婚是一件极其隆重盛大的事,单是前期准备就要耗费大半年的功夫。所以婚期定在了后年春。

    某些人一看还有近一年半的时间,顿时起了小心思。也就是这一年,温然遇到了不少‘拦路的石头’。其中有些‘石头’,连温叶都听说了。

    初二回娘家这天,温叶关心了两句道:“有困难别自己一个人扛,母亲是个好母亲,你时常多去去正院。&34;

    常姨娘端着干果碟过来,听到这句,轻瞪了温叶一眼道:“别随便乱教你小妹,夫人每日多忙,不好总去烦她的,然儿。&34;

    温然笑道:&34;姨娘,我懂。&34;

    而后对温叶说:&34;四姐也放心,小妹不觉得困难。&34;她说话时,双眸发亮,的确不像是有困难的样子。温叶挑眉,直觉其中有她不知晓的事,于是问:“怎么说?”

    温然解释道:“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挑战,不止我,太子殿下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与他通过书信,还彼此写下各自的应对措施,让对方来打分同时标出措施中的不足。&34;

    温叶:&34;

    还没完,温然继续道:“这样一来,当下一次困难来临时,我们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温叶

    听了后,半晌才道:&34;你如何与太子殿下通信?&34;

    温然说:“年前皇后娘娘赐了两名教养嬷嬷进府,我第一封信是写给长乐公主的,不知为何回信的变成了两个人。&34;

    为了不失礼,她只好再给太子殿下回一封,几次下来,就养成了这一习惯。

    原来读书除了能赚钱,还能有一定解决事情的力量,温然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块‘石头’的出现了。

    后者带来的切身体会,似乎比前者更令她雀跃。

    温叶沉默了片刻,起身。

    温然茫然道:&34;四姐要去哪儿?&34;

    温叶理了理衣裳道:“去寻你姐夫。”

    智者的世界,她不懂。

    琐碎日常(十三):

    太子成婚一年后,皇长孙出世。这一年,徐玉宣十四,已经游学一年。

    游学归来后的一年,徐玉宣忽然变了性子,开始好学起来。连放假的时间也不放过。

    温叶瞧着很不对劲,就问徐月嘉:&34;你逼他了?&34;

    徐月嘉否道:“没有。”

    国公府的教育重在品性和涵养,读书反倒在其次,及格线上就好,从不强逼强求。

    温叶就不明白了,”那他这是受了什么刺激?&34;

    若不是徐玉宣一开口还是熟悉的损嘴,温叶都要怀疑他是被人夺了舍。

    徐月嘉深思了几瞬摇头:“我亦不知。”

    二人交谈间,徐玉宣捧着一篇文章过来走到徐月嘉跟前:&34;父亲,帮我看一看这篇策论有哪里不足。”

    温叶见后,更觉不对劲。

    以往只有在做了对不起她和徐月嘉的事,他才会表现出像现在这般乖巧好学的模样。温叶小声嘀咕:&34;可我也没什么地方,能让他觉得对不起的啊。&34;

    这句嘀咕落入徐月嘉的耳畔,他落向文章上的眸光顿了一瞬,抬眸看向她道:“圣上前不久赏赐我的孤本可还完好?&34;

    他这句问话没避着徐玉宣。

    徐玉宣一听就明白他话里的含义,微不满道:“父亲!”

    不就是

    上回偷喝了母亲酿的酒,醉了后不小心撕毁了一册典籍嘛。

    至于把他当洪水猛兽?

    夫妻俩没理他。

    温叶回想道:&34;应该还在的。&34;

    徐月嘉不放心,将手里的文章对折后道:“我去看一看。”

    徐玉宣:&34;父亲,那我的策论?&34;

    徐月嘉还给他道:“重写。”

    徐玉宣拿过来,左看右看。

    心道,有那么差嘛。

    琐碎日常(十四):

    太子成婚五年后,皇帝正式禅位,群臣哗然,这大概是大晋建朝以来,帝位交接最和谐的一次。温叶也很意外。

    对此徐月嘉给了解释:&34;圣上同我说过,他并不喜欢做皇帝,当初参与夺嫡,只是为了保命。&34;

    嫡出的皇子,就算千般万般表示自己没那个心思,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可当其他皇子登上那个位置后,根本不会留他活在这世上。

    皇帝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太后只他一个儿子,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太后的安稳,皇帝也得去争。

    &34;圣上心里很清楚,太子殿下才是最合格的帝王人选。&34;徐月嘉最后道。温叶叹了口气道:“难怪圣上这些年多次纵容文王。”或许文王在皇帝心中,就是他没登上皇位后的自己。

    “对了,徐玉宣那小子在永林县弄出不小的动静,都惊动了盛京这边,作为他的父亲,郎君有何感想?&34;温叶忽然想起这事,笑问道。

    大晋世家子弟考中举人便能做官,徐玉宣考中举人后,便去了一个偏远小县城做县令。

    近一年来,他的名字传遍大晋好几个州城,不少熟悉徐月嘉的官员们私底下都在议论,好奇一个为人处事一丝不苟的父亲怎么会教出行事作风如此野蛮、不讲章法的儿子来。

    完全不同的路子,让人无法应对。

    徐月嘉神色淡然:&34;尚可。&34;

    温叶挑了挑眉,没说话。就当昨晚听到消息后,高兴地多喝了两杯酒的人不是他。

    徐月嘉扭头看向她,突然道:“下个月,我要替新皇去一趟闽州查一件案子,你

    呢?”闽州啊,那儿海鲜多。

    温叶这辈子海鲜几乎没怎么吃到过,她点头:“去。”

    也是许久没出门游玩了。

    当然,如果没在海边遇到太上皇和文王就更好了。主要是后者,话太多。

    琐碎日常(十五):

    新帝登基后,作为太子妃的温然也正式被册立为皇后。对温叶来说,感受最大的是,姨娘能够不受身份的辖制出门了。

    沈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后,常姨娘作为皇后生母也被封了四品恭人。

    倒是有人想从中挑拨,然而常姨娘半招也不接,她但凡出门,要么是去国公府看大女儿,要么进宫去看小女儿。

    且每回进宫,沈氏也会同行。

    对于其他官夫人递来的帖子,她一概拿到正院去,全凭由沈氏做主。

    常姨娘想不太深,她就是觉得沈氏比自己聪明得多,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而她确实不擅出门交际,那些夫人的心思,她有点明白,就是想让她和沈氏争。

    有什么好争的呢?

    争温父吗?

    可争来又有什么用。

    这场风波过后,沈氏偶然同陆氏说起常姨娘这个人。

    陆氏听到一半就觉熟悉,后失声笑道:&34;难怪,不愧是母女,还真是像。&34;沈氏眸顿,问:&34;叶娘?&34;

    陆氏颔首:“类似的事,这些年她可没少干。”

    沈氏没说话,心道,到底是谁像谁,说不准。琐碎日常(十六):

    时间一晃而过,快到景林的孩子都五岁了。

    而陆氏也终于过上了沈氏的生活。两个儿媳听话孝顺,还会帮自己管家。这么多年过去,国公府还是没分家,不过前几年,温叶和徐月嘉搬入了新扩进的院子。

    这座宅子是太上皇‘赏’的,那一年去闽州,温叶又不小心立了个功,这回阴差阳错救的是太上皇。

    宅子和国公府相邻,于是温叶就让人改造了一下,直接扩进国公府。

    反正分家是不可能分的。

    两个儿子操心完,陆氏近期闲来无事,忽然就关心起了在外为官的徐玉宣。她叫来温叶询问:&34;宣儿如今也不小了,你和

    二弟何时为他相看?&34;“他啊。”温叶笑了笑,&34;大概早自己寻摸好了,不用我和郎君操劳。&34;陆氏惊讶不已道:“宣儿还有这本是,说说,是谁家姑娘?”她好帮忙准备聘礼。

    温叶两手一摊:&34;嫂嫂,我不清楚,没见过呢。&34;

    从温叶这问不出来,陆氏回头就暗戳戳让徐国公去徐月嘉那儿套话。结果只得到六个字:不认识,不了解。

    但确有其人。

    陆氏:&34;……&34;你们夫妻如今倒是愈发有默契。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咸鱼继母日常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咸鱼继母日常:http://m.feishuwx.net/xianyujimurichan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穿成暴君的早死小青梅后,全家火葬场了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咸鱼继母日常最新章节103 番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