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 > 第一卷 艰辛岁月 第14章 内政时间

公元188年,铁毅领定襄太守,张辽为定襄骑都尉。此时,曹魏的创始人,曹操,任东郡太守。蜀汉刘备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在河北流浪。孙吴的孙坚任长沙太守,依附于后将军袁术。后来北方的主要的军阀袁绍,此时在何进手下,任中郎将。另一个军阀公孙瓒,在辽东督乌桓与张屯作战。

铁毅对于那个时代的内政,通过史书和游戏,也有了解。不管哪个时代,人才是第一位。所以玩三国游戏的都是会拼命搜索,其实人才的搜索,不像游戏那么简单。必须了解那个时代,东汉时没有科举,采取荐官制,有特有的特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东汉时书籍不太普及,特别是纸质书籍。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配极为不均,穷人根本读不起书,所以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出自世家豪族,一般都是官宦子弟,富商子弟,才能读书,再者由于推荐做官制度,用人权就相当程度的掌握在世家豪族手里。所以,豪门望族的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这也是袁绍之流,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

铁毅这个寒门出深的人,是不容易有人投靠的,曹操,夏侯、曹姓本来就是望族,曹魏夏侯家和曹家人才辈出,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等等,家中也颇有资财,又得到卫姓富商的支持,才有了起家的资本。公孙瓒也是辽东望族出身,孙权靠的是父兄三人的积累,刘备最差也是个落寞王孙,而且非常有名气。

铁毅招人怎么办呢?没钱、没名、没势!先从寒门子弟招起,不计较人的出身,英雄不怕出身低,这些人不少都是或许没有被人发现,或许不被人重视。曹魏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个政策较唯才是举,铁毅照搬不误,才不管是否盗用了。不这样没有出路,而且比曹魏搞得更彻底。第一,就是前面讲的不讲究出身门第,第二,不求全问责,求其才,不责小节;第三,招降纳叛,善待降将;第四,自立更生,自己培养,这条是铁毅自己开发出来的。

汉代,士农工商,社会地位中,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可商人中能人不少,苟利只要不贪腐,可用,就是相互利用合作也行。商品社会,动不动就签合同,可不在那一纸文书,重要的是契约精神,只要有契约精神,重信守诺,事先约定好利益分配,用用商人也无妨,譬如筹措粮食、贩卖马匹、采购物资,这些事情都可以交给商人去做,说起商人张世平、苏双,铁毅

还是在刘备生平中,知道了这两个人。能出钱资助一下刘备,为什么不能帮帮自己呢。

试探性的50匹马,直奔中山国,这两个人在中山还是很有名的。铁毅和两人谈判,许以四县的贸易降低关税,粮食专卖,不但利用两人的影响,干成了最重要的粮食筹备,还利用了这个商业集团大量的人力,借的50名能计会算的伙计,就帮了铁毅丈量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大忙。潜在的影响更大,不但本县的生意人,知道铁毅重商家,使用商家人才,就是附近雁门郡各县,远至太原郡,幽州靠近这里的代郡,冀州的常山国和中山国,都知道铁毅提出士农工商并重,唯才是举,招募壮士,抗击南匈奴,招募工匠,发展工商。

游戏上除了搜索,还有开发功能,很多新手认识不到开发的重要性,不开发你的财力和人力那里来。这四县农业并不发达,而且不适于大面积耕种,发展最快的捷径,因该是工商,因为守着平城这个煤城,不开矿,太傻了,有煤就可以发展炼铁业。铁毅知道五原(现包头)有铁,现在暂时先从外地进点铁铜吧?匈奴败走,丢下了大量牛羊马匹,铁毅制止了士兵疯狂宰杀食用的愚蠢行为,这是四县畜牧业兴起的资本。将壮羊、壮牛、发给流民放养,收取税赋,将好马留作种马,开军马场。这里牲畜价格便宜,战马便宜,可内地贵,要卖,也不在本地买。杀害俘虏,也是愚蠢的行为,这可都是丁壮啊!可以开矿、放牧、屯田,而且还不用发工资,杀得都是钱啊!

统计出人口总数和土地人数后,铁毅又作出了个决定,将武州归还给雁门张缊。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占那么多地干吗?养不起那么多兵,防守那么多的关隘干吗?再者,自己定的农工商,各项税都低,除了武州有亲人的,大部分武州人,都不愿返乡,税低,政府又给地种,借种粮,借农具,何苦回去。铁毅收养了大量的孤儿,创办了孤儿院,请人他们武艺和文化,教她们纺织和刺绣。创建老人互助协会,救济孤寡老人,成为一方善举,仁义之名渐显。

境内大量盘踞山区的流民与流寇,对于铁毅这个新的割据势力,也是极大的不安定因素。铁毅才用剿抚并用的政策,以抚为主,剿为辅的政策,攻心为上,许以优惠政策,动员家属发动亲情攻势,大部分流民与流寇都被招抚,个别的被剿灭。

本来四县,有民众19000余人,外来士兵1300多人,本地士兵4800多人,俘虏人员1000余人,共计人口26000余人。现招降流寇5000余人,退还武州人口4000余人,现在三县军民共27000余,15岁到55岁男丁,共计13000余人。铁毅采用精兵简政,寓军于民、寓军于政的政策,减少了政府和百姓的负担。

正规军建制仍维持两千人,全部升级为骑兵,作为机动打击力量和常备军,组建500人的重甲骑兵,1000人的轻骑兵,500人卫队也按轻骑标准装备。组建治安戍军4000人,轻骑兵1000人,1000为重型步兵,其余均为轻型步兵,分驻各地,维持治安,驻守各城,发半饷,需军垦或军牧,筹集粮饷。18岁到48岁男丁,组建乡勇,每年训练三月,按正规军的四分之一标准发粮饷补助,组织后备军4000余人。家中有当正规军的丁壮,一律税收从现在的正常税收水平减低10%,有戍军当兵的比现在正常税收标准低6%,有乡勇的低3%。

不要小看这低税的政策,东汉末年,税赋极重。比如曹魏,给流民屯田,产出的一半都得上交。军屯也好不到那去,除了吃饭和粮饷,其余全部归公。蜀汉也好不到哪里,90多万人,养了10几万军队,平均7个人就的养一个士兵。没办法,没有兵力不行。如果这万人全是军队,这两万人是绝对养不起的,如果这样发放,等于那5000人的薪饷,养活了10000人的队伍,用减低财政收入,来拉住士兵的心。以军队代替捕快和衙役的捕盗、收税等职能。就这样,就平均5个多人,养一个士兵。比三国时,蜀国的负担还重,但暂时没有办法。只好在单位生产效率上想办法,东汉其实有了两牛抬犁技术,但并州定襄并不实用,铁毅就画出图纸,制造适用于丘陵山地牛耕的单牛划犁,发放农具,提倡牛耕,做耙,这种农具,还制作牛拉播种机,一时,定襄三县成了农业技术最先进的地方。铁毅发现了一种牧草,生长期长,产量也高,下令推广圈养技术,种植牧草,除战马以外,不允许大批量放牧,圈养极大的解放了妇女生产力。叫人从豫州南阳,引进棉花,绘图制作木质纺车,织布机,从扬州郡引进蚕种,种植桑树。鼓励种植瓜果蔬菜,按季节组织一年两次农业生产。

经历了187年的秋收,与188年的夏收,定襄终于结束了没有存粮,朝不保夕的境遇,并且还有了存粮。商业恢复,基本上能买来各种物资,煤矿也开了出来,官办的铁业作坊,也完全满足了自己军队的作用。铁毅这个时候,反而进行了第二次精兵简政。人数又减下去3000人。张辽很不满意,但最终同意了铁毅的看法,虽然人数少了,但战斗力强了。这战斗力来自于近一年的强化训练,也来自于新式装备的应用。军事上是重中之重,铁毅和张辽,都没有闲着,对训练上,铁毅没怎么管,就是把现在军人的体能训练加了进去,其余都是张辽管。铁毅忙得多了,第一设计督促新式盔甲,新式兵器的督造,第二改进马匹种群,第三组建基层军官训练班,教授兵法,做政治洗脑。这些东西,除了改良马匹,还没有批量装备部队,其余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譬如这次部队精简,没有减正规军的数量,重型骑兵从500人,增加到了800人,马匹装备了钢与牛皮的复合马铠,战马容易受伤的部位,不但有牛皮甲,在马颈、前胸、前腿,肚腹还加了钢质护片,士兵们都穿了新式的仿欧洲中世纪的沃尔沃,冲压两片式装甲,带有钢质头盔,战马冲锋时,依靠整齐的队形和冲击力,加上射程加强的两套诸葛连弩,和攻击时的长达三丈的铁矛,攻击力可比高顺的陷阵营,野战时简直是无坚不摧。

带两人卫队的1200轻骑兵,虽然人少了三百,但武器装备提高了一个等级,皮质的盔甲和马铠,弓弩双套,特制的带弧度的钢刀,可以说是汉军骑兵中防护力最好,所用武器最精良的部队。治安卫戍军消减了1000人,但骑兵装备几乎与正规军轻骑兵看齐,只是连弩制作复杂,少了一套,刀的质量也差一些。重装步兵都身穿铁甲,矛盾齐备,每个人都配有三根标枪,还有1000轻装步兵,也着皮甲,配备英格兰长弓。至于乡勇,消减了2000人不假,但都是老弱之兵,这帮士兵的装备,都主力淘汰的,也比一般汉军士兵好,而且训练时间增加了一个月,达到了1年4个月。减这三千人,军队的支出消减了百分之二十,而这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五都用于部队的装备研制和改善,只有百分之五,返回财政。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品味三国:http://m.feishuwx.net/pws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穿成暴君的早死小青梅后,全家火葬场了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第133章 终成一梦(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