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 > 第二卷 渐露峥嵘 第25章 仓慈屯田浑水河 郑浑平城炼新钢

第二卷 渐露峥嵘 第25章 仓慈屯田浑水河 郑浑平城炼新钢

junfeng197352 / 历史穿越

历史上对于仓慈是这样记载的,仓慈字孝仁,三国时淮南人世。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在淮南屯田,仓慈任绥集都尉,黄初末年又任长安令,官吏民众皆畏而爱之。太和中年又任敦煌太守。敦煌郡当时位于西部边远地区,缺乏管理,当地大族豪强占有权力和大量田地,贫富差距悬殊。仓慈到任后抚恤民众,压制豪强,分田地给贫苦农民。又不以重刑治理郡中事务,不是特别严重的罪行,都不判处死刑,某一年被处决者竟不满十人。敦煌郡虽偏远,但它是西域各国朝贡的必经之路。仓慈到任前,西域各国的朝贡使者常常因大族豪强的阻拦而不能到达都城。与各国的贸易,豪强也多采取欺诈手段,西域各国不能申诉。因此多生怨言。仓慈到任后都派出使者一一安抚。各国使者要去洛阳的,仓慈都给予方便。又和各国进行交易,公平合理。因此当地汉人和胡人都称赞他的德政。数年后在任上逝世。当地人民极其悲哀,又画影图形。西域各国发丧,又立祠拜祭。

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演义上,记载都熊虎之将,谋主,高踞庙堂之上的人,记载的都是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实,更该大书特书的是这些内政高手,与百姓以好日子过的官员。打仗,打得不光是谋略、兵力、技术,更是打得财富,唯富国才能强兵。曹魏最后击败蜀汉和孙吴,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胜出。曹魏采用奉天子而令不臣的政治策略,取得了政治优势,推恩令,唯才是举,取得了人才优势,大兴屯田,取得了经济优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铁毅当然知道,立足于乱世,小农经济模式,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道理。对于仓慈这样有郡守之资的人才,当然要委以重任。定襄地瘠,现在又添了近两万人口,屯田是头等大事。秋收一过,就紧锣密鼓的为春耕作准备。种子问题,农具、畜力,选地,铁毅都特别关心,给仓慈出了不少主意。

这些现在的运作方式,让仓慈大开眼界。比如借贷,去外郡政府和富户借贷,借百斤粮种,收获之后,还150斤,这部分粮食从政府税收中支出,风险共担,天灾按比例缩减,丰年按比例增加。农具根本不够用,耕牛也不够,采用农业互助,耕牛和农具集中使用,轮流,分批使用,损坏了政府先补,让后按使用量分摊费用。

选地,铁毅看中了,浑水河两岸,虽然流域面积不大,两边还多山,河谷不宽。但这是境内,唯一的河流。铁毅在年前的枯水期就疏理了河道,修筑堤坝,开引水灌渠。为了节省用水,灌渠都采用石块,石灰砌,还修了盖子,做成暗渠。这样可以减少引水路途上的水分蒸发,和渗漏。在上游有条件的地方,筑坝蓄水,调节水量。由于大量劳动力加入,定襄的田亩总数大增。定襄民屯总数超过万人,还有万余屯兵军屯。仓慈表现出了他通晓农事,杰出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定襄没有什么大户,土地虽贫瘠,但也有优势,那就是土地兼并不严重,无主之地到处都是,地势不平,但可开垦面积很大。在政府的组织下,定襄一下子又开垦荒地,两万余亩。到了四月,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军民都看到了希望。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是个通晓农事的官员,历史上记载,他在汉中也屯过田。历史上的记载,多为记载他的政绩,很少提到他对于冶金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金属冶炼技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百炼精钢为大众所熟悉,所制宝刀宝剑成为了锋利的代名词,曹植的《宝刀赋》可以作证,“陆斩犀革,水断龙舟”,更胜前朝神剑巨阙、太阿。

二十世纪末年,曾有人在甘肃东汉末年的墓中发现了麻钢,为何当时有工艺生产麻钢一直是一个迷。郑麻本来是汝南郡郑家的嫡系传人,擅长打造兵器,一直是汉廷御用的铁匠,不过这个人后来杀了当地名门后人,被流放到西凉高昌县,据说他在高昌把西域锻造工艺和中原锻造工艺相结合,后来之后再也无人知道他到底采用什么工艺和材质,只知道这些武器锋利无比,而他将这些武器所用钢质称为麻钢(麻钢的坚硬度几乎接近于钛合金的硬度)。而郑浑便是郑麻的后人。郑浑,继承了当时最先进金属冶炼技术,一举成为三国时期最受人瞩目的大匠师,作为这个时代最好的铁匠,由他打造的武器防具是当时所有武将梦寐以求的东西,同样的,由他监督打造的曹营兵器装备,质量均超过蜀汉,相比较起来,三国之中曹魏的军事装备最为精良,蜀汉居中,东吴最次。

战国时秦国之所以灭了六国,是因为铁战胜了青铜,军队标准化战胜了六国军队的无序。在当时,六国大多数人都认为铁是“恶金”,会带来厄运。只有秦军大面积使用标准化的铁制兵器,所以秦朝统一天下,是因为“恶金”大量使用,给六国带来了厄运,与秦始皇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关。而郑浑身在曹营,就给曹魏带来了相对更加先进的冶金技术,其中的奥妙,就不多说了。

现在铁毅得到了郑浑,就等于得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最精良的装备。郑浑主管工矿,兼平城令。铁毅非常注意自己兵工厂的发展,经常去。郑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地方,工匠的地位这么高,炼铁还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政府还拨款资助,养活这么多人改进兵器。麻钢技术,要比百炼钢技术先进许多,但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百炼钢是靠反复锻打,来剔除杂质,控制晶间金相的,而麻钢是灌钢法,用溶化的生铁水和熟铁水按比例混合后,才成型锻打,纯度和晶间金相,要比百炼钢好许多。汉代,我国工匠就知道炉温的控制,加氧量的重要性。铁毅知道,洛阳附近,盛产耐火材料,派人到洛阳,采购优质耐火材料,建了超过时代工艺的平炉和高炉,鼓风设备,也从人力的,发展到畜力,就这还不够,新的钢炉建在中陵的水库边,用水利鼓风,称之为水排。有了先进的工艺,郑浑又是行家管理行家,定襄的钢产量,钢的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

郑浑有研制出一种新工艺麻钢,但工艺太复杂,还不能推广,就先给大将们配备。郑浑给铁毅、典韦、张辽,各铸了一套新钢打造的兵器。铁毅一件新的钢戟,要比原来的铁戟坚固,锋利许多,名唤月牙戟,还有一把钢刀,一把匕首,新的箭簇,张辽的钢戟,样式与铁毅一样,但重量轻了不少,典韦也得到了新的双钢戟,这一切让大将们的武力,更上了等级。

外交工作,作的也非常顺利,刘虞,早就想收拾境内的张燕部了,只是张燕部势力太大,黑山附近的地形有比较复杂,田丰一说联合剿匪,当即答应出兵,还答应给铁毅一点军资和粮草。郭缊也对上次黄巾来犯,耿耿于怀,也同意借兵,出一部分军资粮饷。铁毅重开关禁,与鲜卑和匈奴部落互市,也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夏收在即,准备了半年多的铁毅,准备与张燕开战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品味三国:http://m.feishuwx.net/pws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穿成暴君的早死小青梅后,全家火葬场了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品味三国最新章节第133章 终成一梦(完结)